元石智想 | 智算新时代:国产算力的突破与挑战
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智算中心的建设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准。中国在智算领域的快速发展,特别是在国产算力的崛起,不仅展示了技术进步,也反映了国家战略的深度布局。
而随着大模型预训练需求的日渐饱和,大量智算中心逐步落地,智算的竞争已经从“规模”转向了“质量”。AI服务器作为智算基础设施的核心,在支持大模型训练、实时推理和智能化应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根据IDC数据显示,中国AI服务器市场增速在2023年达到顶峰,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100亿美元,占全球市场约三分之一。在这一过程中,国产算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,成为未来中国智算版图的重要力量。
智算中心建设的浪潮
近年来,中国智算市场在政策和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实现了爆发式增长,直接推动了AI服务器需求的快速攀升。《中国综合算力指数(2024年)》报告显示,截至2024年6月,我国在用算力中心超过830万标准机架,总算力规模为246EFLOPS位居世界前列。其中,智能算力规模为76EFLOPS,智能算力同比增速超65%,成为推动算力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。
在《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和《东数西算工程》等国家战略的指导下,我国正着力加强智算基础设施的建设。据不完全统计,近三年内,至少有50个由政府和国央企主导的智算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。此外,还有超过60个智算中心正处于规划或建设阶段。这些由政府和国央企引领的智算中心,不仅追求商业上的可行性和盈利性,而且在推动国产算力芯片和服务器的广泛应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,加速了算力国产化的步伐。
国产算力的市场呼唤
近年来,国产AI芯片厂商实现了显著的技术进步。通过不懈的技术创新和积极的生态合作,国产AI芯片和服务器厂商已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。以昇腾系列芯片为例,国产算力解决方案已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性能上的飞跃,并在智慧城市建设、大规模模型训练等应用场景中得到了有效验证和广泛采用。
国产算力面临的挑战
技术竞争力不足:尽管国产AI芯片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平,但在性能优化、系统稳定性及生态系统建设方面仍有提升空间。当前,国产芯片普遍面临算力不足、显存容量有限和内存访问带宽狭窄等问题,限制了其在复杂任务中的应用。
生态系统不完善:国产AI算力的全面发展依赖于一个健全的软件、算法和工具链支持体系。目前,不同厂商的AI芯片往往伴随着差异化的软件生态,这导致了标准化算子的缺失和应用迁移的高成本,影响了国产AI芯片的广泛部署和应用。
结语

·END·
元石智算是面向RISC-V和AI的新一代服务器与解决方案提供商,首家RISC-V跨架构计算集群方案提供商
为您第一时间接到我们的推送,请点击公众号右上角,将我们设成星标,您的关注是我们最大的动力!